上海洋码头因219万标的案件被限消

作者:lch 更新时间:2022-12-08 点击数:

12月8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上海洋码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曾碧波新增一则限制消费令,申请人为聚告(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册资本58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物联网应用服务;互联网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零售;日用品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洋码头(重庆)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11月8日,该公司曾因此案被强制执行219万余元。

1.jpg

11月底,上海洋码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洋码头(重庆)国际科技有限公司与聚告(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法律文书公开。


原告聚告公司称,其与被告(洋码头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为被告产品进行推广服务,其依约履行协议,但被告尚欠2021年9月至11月期间的充值款项212万余元,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服务费。


现有证据显示,原告已将2021年9月至11月期间为被告账户充值的数据及结算金额发送被告,被告均予以确认,并要求原告按结算单金额开具发票,可见被告对欠付金额并无异议。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洋码头公司向原告支付212万余元服务费及相应利息损失。

2.jpg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此次专访中,曾碧波承认了“拖欠商家货款达2亿元、总部人去楼空、员工大量流失”等传言,同时他强调,洋码头一定会还钱,“我不会跑,也不会是赖账的人”。


在此次对话中,谈及“洋码头现在有两亿的漏洞,欠了3000多万元店铺保证金,这些亏空是怎么出现的?”问题时候,曾碧波表示,我们有大的战略误判。另对于“2021年年末洋码头才刚融了一个亿,有其他战略误判吗?”曾碧波表示,我们资本市场上运作也是有误判的。

3.jpg

此次专访前,有媒体报道称,洋码头位于静安区的总部办公场所已人去楼空,物业方贴出的告示显示,洋码头已长期拖欠租金等费用。


对此,洋码头在声明函中解释称,市北高新园区是洋码头公司总部办公所在地,“其作为国资下物业没有按照上海政府疫情纾困政策给予我司6个月的租金豁免(因为洋码头公司过去给予地方缴税太高无法享受小微企业待遇)。因此当下公司先采取员工全体居家办公模式降低成本,并非所谓的‘人去楼空’。”


同时,洋码头表示,正在尽最大的努力开源节流,控制所有不必要开支。

Tag: 新闻动态
咨询
顶部